< img height="1" width="1" style="display:none"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28032254709898&ev=PageView&noscript=1" />

訂立 思展方程式 的 學習時間表

整整500課的 思展方程式 課程,也許會令你望而生畏,感到無從入手。

不要怕,說穿了其實很簡單。我們這就為你逐一介紹善用這套課程教導孩子的簡單步驟。

怎樣開始

在開始「 思展方程式 」的課程之前,請先做好以下準備:

  • 雀躍地告訴孩子你為他準備了這份禮物
  • 讓孩子看看盒內的東西
  • 和孩子一起分享一下閱讀圖書的美妙
  • 將你自己閱讀時的種種喜悅經驗告訴孩子

請你按以下的方法開始:

  1. 第一天:只讀第一課(從「第一課 山」開始,至「」為止)。第一天內的每節學習時段都只重複第一課。
  2. 第二天:先重複第一課,再加第二課(即由「第一課 山」開始,至第二課的「」為止)。這一天的每節學習時段都這樣重複。
  3. 第三天:重複第一和第二課,再加第三課(即由「第一課 山」開始,至第三課的「」為止)。同一天內這樣重複練習。
  4. 第四天:重複前三課,加第四課。即是一共讀4課,同一天內這樣重複。
  5. 第五天:重複前四課,加第五課。即是一共讀5課,同一天內這樣重複。
  6. 第六天:重複第二至第五課,加第六課。一共讀5課,同一天內這樣重複。
  7. 以後每天都先重複練習先前學的四課,再加一課新的課文。即每天淘汰最舊的一課,再加一課新課文,一共讀5課。這樣一來,每一課都能讓孩子讀上五天,那麼每天即使只有早晚各讀一次,也讀上了十次,得到了充份的練習。

* 請務必要朗讀每課最後的「完」字。

以下是頭十天的學習進程安排的示範圖。灰色陰影的框格代表淘汰的課文;橙紅色課數是每天學習的新課文。

日數
學習內容
第一天
第一課
第二天
第一課
第二課
第三天
第一課
第二課
第三課
第四天
第一課
第二課
第三課
第四課
第五天
第一課
第二課
第三課
第四課
第五課
第六天
第一課
第二課
第三課
第四課
第五課
第六課
第七天
第二課
第三課
第四課
第五課
第六課
第七課
第八天
第三課
第四課
第五課
第六課
第七課
第八課
第九天
第四課
第五課
第六課
第七課
第八課
第九課
第十天
第五課
第六課
第七課
第八課
第九課
第十課

以後的490個學習天都如此類推…:每天淘汰學過最多天的、最舊的一課,同時加一課新課。全課程一共500個學習天。

思展方程式 開始計劃

決定每星期的學習日數

首先,認真地審查一下你和家人、孩子每天的行程和作息時間安排,然後坦白地自我判斷:每個星期能有幾天可以每天抽半小時左右和孩子一起讀書?這半小時並不是一次過的時間,而是分開幾次,每次5-10分鐘。

當你考慮每星期哪幾天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和閱讀的時候,應該照顧到各方面的情況。以下是一些例子:

  • 周末休息在家,但可能家庭會安排外出、或孩子會參加興趣班,也許只能其中一天能安排學習
  • 周四經常要加班,也許不適合
  • 周二、周三通常比較空閒,可以安排學習
  • 周五可以較晚才睡覺,可以安排學習
  • 爸爸和媽媽輪流和孩子學習,因此每周學習的日數可以增加

思展方程式的課程設計要求每星期最少必須有3天以上的讀書學習時間。要是你做不到,那就不必考慮這個課程了。

以下是每星期的學習日數和完成整個 思展方程式 課程所需時間的參考表:

每星期學習日數
共需時間(星期)
共需時間(月)
共需時間(年)
3
167
38
3年2個月
4
125
29
2年5個月
5
100
23
1年11個月
6
83
19
1年7個月
7
71
16
1年4個月
決定每天的學習時間

當你計劃好每星期的哪幾天可以學習之後,就可以定下每天幾次,每次在哪個時間了。最理想、學習成效會最高的是每天5次。要是不行,我們建議每天2-3次(最少2次)。要是每天只能一次的話,學習成效會大打折扣。

基礎漢字500的課程設計考慮到年幼孩子的專注時間不長,所以每課只須1分鐘以下就可以完成。即是說:每次閱讀的時間最短可以5分鐘就完成。當然,若以基礎漢字500做熱身,然後延續看其他圖書,所花的時間會長些,但對孩子的閱讀培養就有極大的幫助。

每天的第一節所花的時間會比較長些,因為孩子要溫習前一天所學過的內容,同時會學到一個新的生字。之後同一天的每節相對會短些。若晚上時間充裕,你再繼續為孩子閱讀其他圖書,所需的時間當然會增長。

定立每天學習的時間表還應考慮一些情況:

  • 每天的學習時間最好保持一致,不要有太大的偏差。當我們的學習有了規律和一致性,大腦就更能有充份的準備,提高學習成效。
  • 每節之間最少應該有45分鐘的間距,這樣大腦才有時間將每次學的東西深化,成為長久記憶。
  • 讓孩子參與,一起定立一個真正可行的學習時間表。

以下是一些每天學習時間設置的參考:

節數
時間
第一節
早餐前
第二節
午飯前
第三節
午睡後
第四節
晚飯前
第五節
睡覺前
節數
時間
第一節
早餐前
第二節
晚飯後
節數
時間
第一節
早餐前
第二節
媽媽/ 爸爸下班回來
第三節
晚飯後
節數
時間
第一節
早餐前
第二節
午睡後
第三節
晚飯前
第四節
睡覺前

我們設計了幾款可愛的時間表模紙,歡迎下載使用或參考。(鏈接在最下方。)

每天追蹤學習進度

取出 思展方程式 學習錦囊中的「學習日程表」(每級一張,由思展獨家免費贈送)。

 

啟蒙級學習日程表

萌芽級學習日程表

躍進級學習日程表

信心級學習日程表

實力級學習日程表

將「學習日程表」貼在牆上 (要配合孩子的視線高度喔)。每次學了一個新字,都在日程表上做個記號。這樣一天一天地看着自己的進程,無論是孩子或是你自己都會更受到鼓舞。

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在這個過程中盡量協助孩子,請參考下列幾點:

  • 每天只學一個新課,即一個新的生字。有的孩子開始時會覺得太容易了,進度很快,但請千萬不要貪多。我們希望的就是孩子能一直擁有這份自信心,能輕輕鬆鬆的學習,而不是要將他推向極限。
  • 請緊記規律性的重要,每天堅持按照預定的時間表練習。
  • 請盡量保持一個輕鬆愉快的氣氛。
  • 如果孩子生病,或家中有重大事情時(例如去旅行渡假,搬家等)應暫停課程。待生活回復正常時再從停頓的地方接下去。
  • 鼓勵孩子隨時翻讀已學過的課文。
  • 鼓勵孩子每次都高聲朗讀課文。
  • 鼓勵孩子在每次閱讀後按書脊的圖案設計自行收拾放好。如果擺放得正確的話,孩子可以看見由書脊組成的圖案,因此孩子可以自行判斷是否做得正確,而不需要大人去指出錯誤。
  • 每天不斷地鼓勵和稱讚孩子的進步和成長。要知道在我們成人眼中的一個微不足道的進步,對孩子來說可能會是決定性的一個突破。

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希望你和孩子都能以一個有計劃的好開始,踏上閱讀和學習的成功路。

我們會經常為大家探討漢字和語文的課題。
要是你有特別的相關課題希望我們探討,歡迎您告訴我們。

We discuss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related topics on a regular basis.
If you would like us to discuss certain topics about Chinese, please let us know.

更多教養支援 SUPPORT FOR YOU

很多家長都已是我們 Facebook 群組【講媽 · 講爸園地】 的成員。歡迎你也加入我們,一起互相鼓勵和支持,共同為孩子的學習而努力。

Many parents are already part of our Facebook Group. If you’d like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collective wisdom of your fellow parents, please join us.

We’d love to hear from you.

Sagebooks Hongkong promotes independent reading and life-long learning by nurturing the child’s confidence, autonomy and self-teaching abilities. Since 2006. Find out more About Us.

© 2020 Sagebooks Hong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Sagebooks Hongkong promotes independent reading and life-long learning by nurturing the child’s confidence, autonomy and self-teaching abilities. Since 2006. Find out more About Us.

© 2020 Sagebooks Hong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Sagebooks Hongkong promotes independent reading and life-long learning by nurturing the child’s confidence, autonomy and self-teaching abilities. Since 2006. Find out more About Us.

© 2020 Sagebooks Hongkong. All rights reserved.